什麼是葉黃素?

葉黃素 (Lutein) 是一種天然的黃色色素,屬於「類胡蘿蔔素」的一種,在自然界中常與玉米黃素 (Zeaxanthin) 一同存在。它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,人體無法自行合成,必須透過飲食攝取。研究發現金盞花是目前含有葉黃素和玉米黃素最豐富的植物,許多保健品多以天然萃取的方式,提煉出葉黃素和玉米黃素。

shrubs-with-yellow-flowers


葉黃素的特性與功用?

  • 提升保護力: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。
  • 眼睛的重要成分:葉黃素在人體視網膜中央感光區的黃斑部含量極高,是構成黃斑部的重要色素。
  • 幫助晶亮、好光彩:適量且長期補充,有助於幫助晶亮光彩。
  • 幫助調整體質:葉黃素也有助於調節生理機能、提升保護力,並有養顏美容的效果。

     適合學生、工作時間長的上班族以及代謝慢的銀髮族。

 

如何挑選葉黃素?

1. 選擇游離型葉黃素

市面上的葉黃素補充劑主要分為兩種型態:

  • 游離型葉黃素:價格昂貴吸收效率較好,分子量較小,不需經過額外水解即可被人體吸收。
  • 酯化型葉黃素:為天然存在的形式,分子較大,需要經過消化分解後才能被吸收。

2. 選擇10:2黃金比例

經實驗證實葉黃素與玉米黃素「10:2」的黃金比例添加,此比例被認為有助於最佳的吸收與效果。

3. 選擇國際天然萃取的原料

拒絕化學成分,選用天然萃取的原料較易吸收,最好有國際專利及認證。

4. 複方成分效果較好

花青素(Anthocyanins:常見於山桑子、黑醋栗等。

維生素CE、鋅、銅:抗氧化維生素和礦物質與葉黃素、玉米黃素的組合,效果較佳。

 

葉黃素的食物來源?

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葉黃素,因此必須透過飲食攝取。葉黃素主要存在於以下食物中:

  • 深綠色蔬菜:這是葉黃素最主要的來源,含量通常隨著綠度增加而升高

例如: 羽衣甘藍 菠菜 芥藍菜 茼蒿 地瓜葉 綠花椰菜 萵苣

  • 橙黃色蔬果

例如: 玉米 南瓜 紅蘿蔔 奇異果 芒果 葡萄 柳橙 番茄

  • 蛋黃:蛋黃也含有葉黃素和玉米黃素,且其吸收率比深綠色蔬菜更高。

小提醒:葉黃素是脂溶性營養素,與油脂一起攝取有助於吸收。因此,在烹調富含葉黃素的食物時,可以加點油脂,或者與富含好油的食物(如堅果、酪梨)一同食用,以提高吸收率。此外,高溫會破壞葉黃素的營養結構,建議多以蒸煮、川燙的方式烹調。


葉黃素每日攝取量?

一般成人建議每日攝取葉黃素6毫克就足夠,年長者若希望預防黃斑部病變,每日可攝取1020毫克之間。台灣衛福部建議每日攝取上限為30毫克。補充葉黃素需要長期且持續,通常建議持續食用36個月才能發揮較好的保健效果。

 

葉黃素攝取應注意事項?

  • 服用時間:由於葉黃素是脂溶性,建議在飯後10-30分鐘內服用,配合食物中的脂肪,能幫助吸收。
  • 長期補充:葉黃素在眼睛黃斑部累積需要時間,通常建議至少持續補充3-6個月才能看到顯著效果,並且需要長期持續攝取以維持其在體內的濃度。
  • 副作用:葉黃素的安全性很高。在建議劑量範圍內(每日不超過30毫克),通常不會有副作用。長期過量攝取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導致皮膚變黃(類胡蘿蔔素血症),但這對健康無害,停止補充後會逐漸消退。
  • 交互作用 
    • β-胡蘿蔔素:由於葉黃素和β-胡蘿蔔素在腸道的吸收途徑類似,大量同時補充可能會競爭吸收,降低葉黃素的吸收率。建議錯開服用時間或諮詢專業人士。
    • 與藥物:若有在服用特定藥物,特別是減肥藥Orlistat(羅氏鮮,會抑制脂肪吸收),可能影響葉黃素吸收,應諮詢醫師或藥師。